2025年10月15日
第02版:校內(nèi)外 PDF版

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學教師劉霞:

讀懂童心,守護每一縷陽光

劉霞老師解讀孩子的情緒繪畫。

劉霞老師為學生做沙盤游戲治療。

□王珂 王怡雯/文 田家瑜/圖

在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學,從教27年的劉霞老師,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“心靈魔法師”。她將心理學知識融入教育日常,以理解與關愛為舟,將無數(shù)孩子擺渡至陽光燦爛的成長彼岸。

讀懂叛逆:從對抗走向對話

“劉老師,王同學又在課堂上搗亂了!”各科老師的抱怨并未讓劉霞急于批評這個看似叛逆的男孩。她選擇靜心觀察:課堂上刻意出風頭,與老師交談時滿臉不屑,但奇怪的是,每當母親來校接他時,他卻格外乖巧。這反差引起了她的深思。

一句“孩子和爸爸關系怎么樣”讓這位母親紅著眼眶道出原委——父子沖突不斷,孩子抱怨“我說啥你都說錯”。劉霞意識到,王同學的“問題行為”實則是對認可與關注的深切呼喚。她巧妙設計了“父子對話卡”,邀請父親每周寫下對孩子的鼓勵話語。三個月后,王同學從“問題學生”轉變?yōu)椤罢n堂小助手”。這個轉變,正是劉霞教育理念的生動縮影——真正的教育,始于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心靈密碼。

理念煥新:語文與心理教育雙生花

2009年,已執(zhí)教11年的劉霞,在陪伴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幡然醒悟:“用昨天的教育理念,能否教好今天的孩子?”自此,她踏上了心理學學習之路,利用閑暇時間往返于周口與鄭州。半年后,她在鄭州大學完成相關培訓并取得家庭教育指導類技能培訓證書,自己的教育生涯也迎來了關鍵性轉折——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語文教學,讓語文課成為心靈對話的場所。

口語交際課上,學生暢談“我的小煩惱”;閱讀課上,《小王子》等經(jīng)典書籍引發(fā)學生對“愛與被愛”的思考。她認為:規(guī)范語言、傳遞價值、共鳴思想、鼓勵表達——這才是教師應有的擔當。

她主持的相關課題顯示,融合教學使85%的學生在情緒管理等方面取得進步。她獨創(chuàng)的“三步共情法”——傾聽、理解、引導,已被納入學校教師培訓體系,并推動學校構建起“課堂—社團—家庭”三級心理健康支持網(wǎng)絡。

如今,她正著力研究“習作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”課題。在她看來,語文不僅是教孩子識字、寫作,更是教他們表達內(nèi)心、理解世界。

2018年,劉霞主動接手學校心理社團,開展“生命成長樹”繪畫活動,讓學生借助畫筆表達家庭關系。12歲的小雨(化名)畫下父母爭吵的畫面,劉霞沒有直接說教,而是引導她將沖突畫面描繪成“彩虹橋”。后來,小雨的畫里,父母雙手緊握,樹下開滿向日葵。畫筆成了孩子的情緒出口,色彩間修復了內(nèi)心裂痕。

教育之光:看見與被看見的力量

劉霞的教育之光還在延續(xù)。曾受她鼓勵的學生牛穎菲,如今也成為一名老師?!耙淮文拇驋呓淌?,劉老師看見并表揚我。那份溫暖讓我找回了自信。”牛穎菲回憶道,“現(xiàn)在我也在傳遞著這份教育薪火?!?/p>

“教育是喚醒,而不是灌輸?!眲⑾际冀K相信,當課堂成為滋養(yǎng)心靈的土壤,每個孩子都能尋得屬于自己的光芒。

2025-10-15 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學教師劉霞: 2 2 周口晚報 content_283703.html 1 讀懂童心,守護每一縷陽光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