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們在公園奔跑時,也在進行一場高效的大腦訓練?,F(xiàn)代神經科學研究打破了運動僅等同于“鍛煉身體”的舊有觀念,將其定位為強大的大腦優(yōu)化工具。
運動能促使大腦釋放多種“快樂激素”:內啡肽(天然的鎮(zhèn)痛劑和情緒提升劑)、多巴胺(天然的成就感來源)、血清素(穩(wěn)定情緒,調節(jié)睡眠和食欲)。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單次2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能有效提升人們運動后1小時內的專注力。對于學生和上班族而言,利用課間或工間進行10至15分鐘的散步、爬樓梯,是提升后續(xù)學習與工作效率的絕佳方式。
運動還堪稱“最強健腦藥”,它能刺激大腦產生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(yǎng)因子的蛋白質。后者可促進神經元生長并強化其連接,從而提升記憶力。
運動能直接對抗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老。長期堅持有氧運動,能提升腦容量,還能顯著降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風險。
不同類型的運動對大腦的益處各有側重,我們可以像訓練肌肉一樣,為大腦進行“專項訓練”。
有氧運動(跑步、游泳、騎行)可大幅提升腦源性神經營養(yǎng)因子水平,改善大腦整體血液循環(huán),提升記憶力并延緩大腦衰老。
抗阻訓練(舉重、俯臥撐、彈力帶訓練)有益前額葉皮層功能,提升計劃、決策與多任務處理能力,并刺激有益激素分泌。
高強度間歇訓練能在短時間內高效提升腦源性神經營養(yǎng)因子水平,增強大腦的抗壓能力和韌性,但強度大,適合有運動基礎、時間緊張的人。
技巧性運動(球類運動、舞蹈)需要神經與肌肉的協(xié)調,能建立新的神經通路,顯著增強大腦可塑性和思維敏捷性。
靈活性與冥想訓練(瑜伽、拉伸、正念冥想)能有效緩解壓力與不良情緒,幫助大腦從緊張狀態(tài)中恢復。
(周口市疾控中心 梁凌霄)